返回天府商品交易所

【巴中日报】土兴镇铁城村:一粒青花椒 调出好生活

上一篇     下一篇
更新时间:2020-12-07    来源:   浏览次数: 2566
日前,农业农村部正式公布第十批全国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镇等名单,平昌县土兴镇铁城村上榜,成为我市唯一入选乡村。
    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山村,聚焦花椒这一致富产业,退耕还林、吸引业主流转土地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,青花椒种植面积1800多亩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青花椒村”。
产业园里冬管忙
    时节进入初冬,在平昌土兴镇铁城村青花椒产业园里,花椒树依然清脆、长势茂盛,给昔日的荒山坡披上了绿装。站在产业园高处,放眼望去,目之所及,花椒树漫山遍野:以前山坡上的杂草和杂树,现在取而代之是一大片的“摇钱树”。
    12月5日早上5点多,铁城村村民罗鲜建就起床烧火做饭。“早饭、午饭一起做,把早饭吃了,午饭装在保温盒里,中午就不回家了。农村人闲不得,这两天园区里事情多着哩。”
    今年63岁的罗鲜建身体硬朗。她说的“园区”,就是土兴镇青花椒现代产业园区。这个超过3000亩的种植基地,有1800多亩土地是铁城村流转的。花椒园里常年用工近30人,都是当地五六十岁的留守老人和妇女,年均工资收入在2万元以上。
    罗鲜建是其中之一,自土兴镇打造花椒产业园以来,她就在园区务工。当前是初冬时节,正是园区清理、打窝施肥的忙碌时候。“自家两亩土地都流转给园区,我就在这里干活。一天10个小时,有80块工钱,不错咯。”
    这段时间,青花椒园区里锄草、刨沟、打窝、施肥……“每天务工的人员有80余人,铁城村村民就有30多个。”万城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管理员李兴文介绍。
能人返乡领致富
    现在,作为铁城村主导产业,花椒产值超过700万元。说起铁城村发展花椒,无不夸赞返乡创业人员王宪昌。
    土兴镇仙灵村人王宪昌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20多年。2012年,王宪昌接触到了花椒种植:花椒喜温怕涝的生长特性适合家乡种植,巨大经济效益吸引了他。
    王宪昌是一个有了想法就会立即付诸行动的人,当年就在老家仙灵村流转土地试种了200亩九叶青花椒。一年后,试种的花椒长势旺盛,证实了家乡非常适合九叶青花椒的种植。有了成果,王宪昌决定,不去成都开酒楼,回家乡规模种植九叶青花椒。
    2013年秋,王宪昌从重庆江津聘请技术人员指导技术,投资400多万元在土兴镇万城村及周边的华山村、仙灵村集中连片流转野山荒坡1200余亩,种植18万株九叶青花椒,成立万城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。
    “按照水田400元、旱地300元每亩每年进行流转。”铁城村村支书王正富介绍,没种植花椒以前,铁城村主要以水稻、油菜、小麦等传统作物为主,仅靠务农只够温饱。“现在铁城村花椒种植面积占全村土地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二。务工、流转土地等收入渠道增多,人均年收入也超过了万元。”
幸福生活有奔头
    今年8月25日,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场会召开,土兴镇花椒种植产业园是参观点位。自此之后,铁城村就迎来了不少“宾客”。
    “铁城村种植花椒早,管理技术先进,省内外许多花椒种植大户、相关部门来参观学习。”王宪昌介绍,规模化种植也带了不少好处:水塘治理了,产业道路硬化了,园区环境也越来越好。
    “平昌青花椒”粒大饱满、色泽新鲜、清香浓郁、麻味醇厚,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今年,铁城村修建起青花椒主题公园,在这里不仅可以参观成片青花椒种植,了解青花椒管理,还可以体验青花椒采摘、晾晒、加工、销售、储藏等过程。
    作为青花椒种植较早“吃螃蟹”的人,铁城村花椒种植在富裕本地村民的同时,也起到示范带动作用。截至目前,平昌青花椒产业规模达到35万亩,成为川东北最大的青花椒产业基地,跃居四川花椒“五朵金花”之一。“刺疙瘩”变成了摇钱树,惠及贫困村146个、贫困户1.7万户5.1余万人。
    “青花椒种植,铁城村尝到了甜头,发展空间还很大。”王正富表示,下一步,铁城村将动员老百姓流转土地,把花椒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亩,围绕花椒种植提升管理水平,积极与合作社一起,在产品精深加工、扩大青花椒产品销路上下功夫。“让更多老百姓在青花椒产业中收获更多‘幸福感’。”